1) 起重量
起重機的起重量必須大于或等于所安裝構件的重量與索具重量之和,即
式中 Q—— 起重機的起重量,kN;
Q1—— 構件的重量,kN;
Q2—— 索具的重量(包括臨時加固件重量),kN。
2) 起重高度
起重機的起重高度必須滿足所吊裝的構件的安裝高度要求,即
式中 H—— 起重機的起重高度(從停機面算起至吊鉤),m;
h1 —— 安裝支座頂面高度(從停機面算起),m;
h2 —— 安裝間隙,視具體情況而定,但不小于0.3m;
h3 —— 綁扎點至起吊后構件底面的距離,m;
h4 —— 索具高度(從綁扎點到吊鉤中心距離),m。
3) 起重半徑
① 當起重機可以不受限制地開到吊裝位置附近時,對起重機的起重半徑沒有要求。
② 對起重機的起重半徑有要求的情況有:起重機需要跨越地面上某些障礙物吊裝構件時,如跨過地面上已預制好或就位好的屋架吊裝吊車梁時;吊柱子等構件時,開行路線已定的情況下;吊裝屋架等構件時,開行路線及構件就位位置已定的情況下。R=F+Lcosa
H=E+Lsina-d0
4) 最小臂長
下述情況下對起重機的臂長有最小臂長的要求:吊裝平面尺寸較大的構件時,應使構件不與起重臂相碰撞(如吊屋面板);跨越較高的障礙物吊裝構件時,應使起重臂不碰到障礙物,如跨過已安裝好的屋架或天窗架,吊裝屋面板、支撐等構件時,應使起重臂不碰到已安裝好的結構。最小臂長要求實質是一定的起重高度下的起重半徑要求。
起重臂長L可表示為其仰角α的函數
(1)
(2)
式中 h—— 起重臂下鉸點至吊裝構件支座頂面的高度,h=h1-E,m;
h1 —— 支座高度,m;
E—— 初步選定的起重機的臂下鉸點至停機面的距離,m;
a—— 起重鉤需跨過已安裝好的構件的水平距離,m;
g—— 起重臂軸線與已安裝好構件間的水平距離(至少1m),m;
H—— 起重高度,m;
d0 —— 吊鉤中心至定滑輪中心的最小距離,視起重機型號而定,一般2.5~3.5m;
α0 —— 滿足起重高度等要求的起重臂最小仰角。
確定最小起重臂長度,就是求式(1)中L的極小值,令dL/dα=0得
(3)
將α值代入式(1),即得最小起重臂長。
為了使所求得的最小臂長頂端至停機面的距離不小于滿足吊裝高度要求的臂頂至停機面的最小距離,要求α≥α0;若α<α0,則取
α=α0。
可按以下步驟求最小臂長:
第一步,按一定比例畫出欲吊裝廠房一個節間的從剖面圖,并畫出起重機吊裝屋面板時起重鉤位置處的垂線Y-Y;畫平行于停機面的線H-H,該線距停機面的距離為E(E為初步選定的起重機的臂下鉸點至停機面的距離)。
第二步,自屋架頂面中心線向起重機方向水平量出一距離g=1m,定出P點;按滿足吊裝要求的起重臂上定滑輪中心線的最小高度,在垂線Y-Y、H-H相交定出A點(A點距停機面的距離為H+d0)。
第三步,連接A、P兩點,其延長線與H-H相交于一點B,線段AB即起重臂的軸線長度。然后,以P點為圓心,向順時針方向略旋轉與Y-Y、H-H相交后得線段A1B1。比較AB與A1B1,若A1B1<AB則應繼續旋轉,以找到其最小值AiBi,所得的最小值AiBi即為最小起重臂長度Lmin。若A1B1>AB,則AB即為最小起重臂長度Lmin。